7月3日,“伯奇杯”2025年佛山市数字化应用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圆满闭幕,35位选手和8个企业案例最终胜出。本届赛事不仅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更以其紧贴产业发展脉搏的赛题设计及“理论+实操”的竞技模式,为佛山挖掘、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高水平数字化技能人才和技术解决方案,将有力支撑起佛山市委“再造一个新佛山”战略目标下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顶尖AI人才同台竞技
本届“伯奇杯”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个人赛项于6月28日开赛,吸引了全市超过200名技术精英踊跃报名,较往届增长42%。参赛选手涵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技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院校等多个行业领域,年龄跨度从70后到00后,充分展现了佛山社会各界对数字化技能提升的高度热情,以及佛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基础。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个人赛项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3名,以及一批优胜奖项。其中今年27岁,来自佛山顺德供电局的软件工程师李炯强凭借扎实的理论水平和出色的技术实操能力,勇夺“人工智能训练师”个人赛项一等奖。
本届共有3名选手夺得个人赛项一等奖。
“今年大赛非常激烈,选手们的能力都很强。”首次参赛的李炯强认为,“伯奇杯”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锻炼机会,极大提升了他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接下来将把参赛收获融入到自身岗位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提升佛山供电事业的数字化转型。
推动技术产业深度融合
本届“伯奇杯”首设企业赛道,将竞赛的关注点从个人技能的竞技比拼,延伸至团队协作与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重要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企业赛道创新性地采用“赛题发榜”模式。赛前,组委会发布了5项源自佛山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需求选题,内容围绕城市治理、工业生产、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实际痛点,面向企业团队征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届入围的企业优秀案例。
由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与佛山联通组成的联队,凭借其“基于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佛山12345热线服务”案例,荣获企业赛道优秀案例奖。该联队成员朱斌荣介绍,他们的项目通过训练佛山12345热线大模型,从语音、文本等数据中提取热点、难点、堵点等事件特征,为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应用提供现状分析、归因分析、预测分析、建议分析的模型服务,能高效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的“售后服务AI大模型项目需求解决方案”也是优秀案例之一。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灏生表示,通过参赛验证了其解决方案在政府、电网、制造业等核心场景的落地可行性,不仅很好地优化公司的产品架构,也以赛代练培养起优秀的技术骨干,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联手的“政务服务DeepSeek嵌入大模型项目需求解决方案”同样入围企业赛道优秀案例。据了解,入围企业优秀案例的都将被编入本届“伯奇杯”的赛项优秀案例集,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传播。
以新质生产力“再造新佛山”
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正坚定不移地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伯奇杯”竞赛的成功实践,不仅是检验人才技能的试金石,更是驱动技术落地的加速器。
企业优秀案例上台分享。
本届赛事承办单位之一,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调动技术专家、考评人员、场地设备等资源,全力支持大赛的有序开展。佛职院副校长欧阳永中表示,当前,学校向着打造与佛山制造业强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迈进,期待与大赛的参与各方在下阶段继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共筑多层次数智技能人才培养生态。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黎才远表示,“伯奇杯”已连续三年举办,通过搭建竞赛舞台、挖掘培养人才,为市委实现“再造一个新佛山”战略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人工智能人才基础。希望获奖的选手和团队将大赛中锤炼的技能、激发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勇当佛山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排头兵。
据悉,“伯奇杯”2025年佛山市数字化应用技术职业技能竞赛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和数据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联合承办。